11.21 時政
1.2019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20日在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19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等5個專項研究報告,這是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重要的年度情況報告,是中國農業總體科技競爭水平在全球的最新定位。“本年度中國農業領域科技論文的最大變化,是總發文量躍居全球第一;而上一年度還排名第二。”中國農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農業科技情報分析與評估創新團隊首席張學福表示,這一數量的躍升意義重大:在統計口徑上,上年度為2014—2016年,本年度為2014—2018年。這說明,中國農業科技論文發文數量近兩年增長提速。“擁有數量最多的農業科技論文,與我們世界第一農業大國的地位是相稱的”。報告重點基于論文和專利數據,對22個農業先進國家及其機構2014—2018年間的整體科技現狀進行了概括與分析,并從基礎研究16個學科領域和技術研發8大技術領域總結了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狀況、特點和趨勢。
2.2019年11月19日,廣東廣州南沙區首批251套共有產權房接受申購,可為區域內重點發展領域緊缺型人才及港澳青年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這也是廣州首次在保障房領域向符合條件的港澳人士開放申請。
3.2019年11月20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經濟規模大幅度提高,結構不斷優化,經濟質量明顯提升。《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分別在逢3和8的年份實施,這一次的經濟普查是在2018年進行的,是第四次。這次普查主要對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效益等多方面指標進行匯總,從而摸清二三產業的家底。
4.2019年11月20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主持承擔的“十三五”國家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研發計劃——“湖南雙季稻周年綠色優質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有了新進展:項目技術體系集成的生物和物理等非化學防治技術,不僅能大幅降低化學農藥用量,還通過結合水稻優質豐產、全程機械化等栽培技術,實現了水稻安全、優質、豐產和高效的全程綠色生產。今年,雙季稻合計均畝產1365公斤,創下了我國雙季稻產量新高。
5.2019世界5G大會今天(2019年11月21日)將在北京開幕。昨天,與會專家院士就5G的未來發展和標志性應用等議題展開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總結了當前5G的三種應用場景:一是未來超高清視頻業務,包括我們通常說的4K、8K、AR和VR,二是工業互聯網,三是車聯網、物聯網等。當前制約應用場景發展的主要是網絡時延問題,比如超高清視頻的網絡時延要求是15毫秒。劉韻潔指出,再往下發展將會實現千億級的互聯,大家可以期待的是面向2030年的全息全感業務。2019年10月31日我國5G正式商用,中國成為最早采用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國家之一。正式商用僅10天時間,北京的5G用戶就超過了4萬戶,專家預計很快中國會成為5G商用規模最大的區域市場。
11.21 練習
1. 2019年11月20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經濟規模大幅度提高,結構不斷優化,經濟質量明顯提升。這一次的經濟普查是在2018年進行的,是第四次。這次普查主要對我國( )和( )的發展規模、布局、效益等多方面指標進行匯總,從而摸清( )的家底。
A.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B.第一產業、第二產業
C.第一產業、第三產業
D.第一產業、第三產業
【答案】A
【解析】2019年11月20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經濟規模大幅度提高,結構不斷優化,經濟質量明顯提升。《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分別在逢3和8的年份實施,這一次的經濟普查是在2018年進行的,是第四次。這次普查主要對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效益等多方面指標進行匯總,從而摸清二三產業的家底。因此選擇A項。
2.2019世界5G大會今天(2019年11月21日)將在北京開幕。昨天,與會專家院士就5G的未來發展和標志性應用等議題展開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總結了當前5G的三種應用場景:一是未來超高清視頻業務,包括我們通常說的4K、8K、AR和VR,二是( ),三是車聯網、物聯網等。
A.數字互聯網
B.工業互聯網
C.虛擬互聯網
D.互聯網安全
【答案】B
【解析】2019世界5G大會今天(2019年11月21日)將在北京開幕。昨天,與會專家院士就5G的未來發展和標志性應用等議題展開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總結了當前5G的三種應用場景:一是未來超高清視頻業務,包括我們通常說的4K、8K、AR和VR,二是工業互聯網,三是車聯網、物聯網等。當前制約應用場景發展的主要是網絡時延問題,比如超高清視頻的網絡時延要求是15毫秒。因此選擇B項。
國內要聞
一、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舉行第四次“1+6”圓桌對話會 ——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攜手應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1日上午在釣魚臺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沃爾夫、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賴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夸爾斯舉行第四次“1+6”圓桌對話會。會議圍繞“促進世界經濟開放、穩定、高質量增長”的主題,就世界經濟前景與應對措施、推進全球治理改革等議題深入交流。李克強表示,全球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全球產業鏈和國際分工體系受到沖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多次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李克強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上述背景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需要各方攜手共同應對。我們要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齊心協力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相向而行,形成有效應對方案,增強政策的協同性。發揮創新引領發展作用,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發展壯大新動能,促進創新成果共享。推動包容性增長,實現公正公平發展,支持更多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分工體系,縮小南北差距,維護世界和平。李克強指出,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基石。中國贊成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使自由貿易體系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改革要有針對性,但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應當堅持協商一致原則,維護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確保改革使各方都受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也應進行相應改革,有效凝聚各方力量。中國始終是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積極推進力量。與會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積極評價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積極貢獻。他們表示,中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全球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在預防和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全球經濟放緩背景下,各方應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政策協調,同舟共濟,深化在產業轉型、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為全世界人民謀福祉。 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地力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切實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堅實基礎。《意見》提出,要堅持夯實基礎、確保產能,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依法嚴管、良田糧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等原則,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到2022年全國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5年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意見》強調,要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管理新體制。一是統一規劃布局。修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集中力量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高標準農田。二是統一建設標準。研究制定分區域、分類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及定額,健全耕地質量監測評價標準。三是統一組織實施。及時分解落實高標準農田年度建設任務,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四是統一驗收考核。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要求,進一步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制度,強化評價結果運用。五是統一上圖入庫。建立農田管理大數據平臺,把各級農田建設項目各階段相關信息上圖入庫,建成全國農田建設“一張圖”和監管系統。《意見》明確,要強化資金投入和機制創新。建立健全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將農田建設作為財政支出重點事項。發揮政府投入引導和撬動作用,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開展綠色農田建設示范,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示范。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確保建成的工程設施正常運行。《意見》要求,農田建設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大基礎支撐,推進農田建設法規制度建設。嚴格保護利用,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要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風險防控和工作指導,強化農田建設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 三、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 《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規劃》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遠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規劃》指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乃至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并存。《規劃》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要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管長遠的制度框架,制定見實效的重大政策,堅持積極應對、共建共享、量力適度、創新開放的基本原則,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規劃》明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目標,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基礎持續鞏固,財富儲備日益充沛,人力資本不斷提升,科技支撐更加有力,產品和服務豐富優質,社會環境宜居友好,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順利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有效;到本世紀中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備。《規劃》從5個方面部署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具體工作任務。一是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通過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通過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優化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格局,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持續增進全體人民的福祉水平。二是改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力有效供給。通過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升新增勞動力質量、構建老有所學的終身學習體系,提高我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確保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人力資源總量足、素質高。三是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四是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科技創新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技術創新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第一動力和戰略支撐,全面提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撐力度,加強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五是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法治環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構建家庭支持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形成老年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規劃》要求,堅持黨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強化各級政府落實規劃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組織協調機制。推進國際合作,推動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對話和項目對接。選擇有特點和代表性的區域進行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綜合創新試點。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實施監管和考核問責制度,強化對規劃實施的監督,確保規劃落實。 四、王岐山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國家副主席王岐山21日在北京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開幕式并致辭。王岐山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探索和創新史。今天,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空前強大,交流交往日益便捷密切,國際經濟貿易空前繁榮,不同文明因地制宜、交流互鑒成為大趨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共生成為新理念。同時,人類面對著諸多共同威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凸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國際秩序受到沖擊。王岐山指出,歷史經驗一再證明,面對困難和挑戰,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只有敢于創新、勇于變革,才能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認清潮流,以全人類命運與共的視野,科學理性地做出抉擇。王岐山強調,中華文明崇尚守正創新、和而不同,既在繼承中不斷發展,也在交流互鑒中融合創新。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偉大成就,走上了一條適合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王岐山指出,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現代化是順順當當的。中國人民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準備付出什么。我們的每一步探索都會保持積極穩妥、冷靜清醒,兼顧當下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必要與可行。我們對自己選擇的道路堅定不移,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有信心、有耐心,更有決心。王岐山表示,中國將一如既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愿與世界人民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承擔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繁榮美麗的歷史性責任,探索破解“治理赤字”的新途徑、破解“信任赤字”的新辦法、破解“和平赤字”的新思路和破解“發展赤字”的新辦法。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努力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要平等坦誠、互商互諒、互敬互信、凝聚共識,做好自己的事。要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以協商謀和平、以合作促和平、以發展求和平。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堅持創新驅動、協同聯動、公平包容,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和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發展成果。 五、楊潔篪會見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代表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21日在北京會見來華出席第十一屆中美政黨對話的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代表團。楊潔篪表示,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關鍵階段。兩國政黨之間加強對話交流十分重要。希望雙方用好政黨對話平臺,促進彼此溝通與了解,共同推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美方表示,美兩黨政見不同,但代表團成員均希望美中關系克服困難,不斷向前發展,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正軌。楊潔篪還就香港問題闡明了中方原則立場。 歷史上的今天 一、1894年11月22日,日軍占領旅順。 1894年11月22日,日軍占領旅順。金州失陷,旅順后方空虛。11月18日,日軍海、陸兩路進犯旅順。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親赴天津,而請李鴻章同意北洋艦隊赴援,未準。總兵徐邦道率所部于北面御敵,重挫敵焰。旅順各守將卻不事戰備,忙于擄掠財物,致使徐邦道后路無援,退回旅順。21日,日軍分數路發起總攻,徐率殘部再戰,終因兵少而敗。22日,日軍入據旅順,血洗全城。旅順戰役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旅順是北洋海軍基地,經營多年,棄于一旦。 二、1943年11月22日,中英美領導人舉行開羅會議。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中國政府首腦蔣介石舉行了開羅會議。開羅會議著重討論了對日作戰問題,會議簽訂了《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這份宣言在會后由羅斯福帶到德黑蘭,征得斯大林的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發布。開羅宣言的主要內容是:“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 歸還中國。”“日本亦將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 土地,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之各項目標并與 其他脅日作戰之聯合國家目標一致,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 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因此,開羅宣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處理日本問題尤其是處理日本搶占別國領土問題重要的、公認的國際準則。 三、1971年11月22日,人類“使者”首次抵達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離太陽的次序計為第四顆。1971年11月22日,蘇聯無人駕駛的“火星2號”宇宙飛船把一個著陸器送到火星上,這是人類第一次派到這個星球上的“使者”。之后,美國也向火星上發送了這樣的“使者”。從幾年來蘇聯、美國發往火星的飛船傳回的訊息看,火星上沒有“火星人”,就連生命的蹤跡也沒有發現。但是,科學家們還發現,火星上有的地方水蒸氣比較多,地球上的許多生物在這種條件下也可以生存。所以,現在還不能絕對地肯定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四、2001年11月22日,《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發布。 2001年11月22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在京聯合召開網上發布大會,向社會正式發布《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國外要聞 一、世界銀行:世行20日發布題為《全球衰退十年后》的報告,羅列新興經濟體相比十年前金融危機所面臨的更大挑戰。 二、美國:美國紐約市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20日在得克薩斯州遞交材料,注冊為2020年總統選舉民主黨初選候選人。 三、俄羅斯:俄羅斯與朝鮮首輪戰略對話20日在莫斯科舉行。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季托夫與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崔善姬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 四、德國:德國聯邦政府20日發布新聞公報說,政府內閣在日前召開的數字化會議上提出,不會允許加密貨幣對國家法定貨幣構成競爭。 五、日本:由于日本朝野政黨就有關修憲程序的《國民投票法》修正案磋商無法達成一致,原定于21日在眾議院憲法審查會進行的表決被迫推遲,《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將無望在本屆國會獲得表決通過。 六、伊朗:伊朗國家電視臺20日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總統魯哈尼當天分別發表講話,指控“敵對勢力”妄圖在伊朗制造混亂,強調這種陰謀不會得逞。 七、意大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意大利展映推介會20日晚在羅馬舉行,該節目的意大利語版將于2020年6月正式與意大利觀眾見面。 八、緬甸:首屆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21日在緬甸北部城市臘戍開幕。 九、立陶宛:立陶宛國防部21日宣布,立陶宛當日與美國簽署了采購200輛聯合輕型戰術車的協議,合同金額約1.45億歐元。 十、澳大利亞:第三屆澳大利亞中華文化節暨茶博會21日在悉尼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次活動以“文旅融通,茶和天下”為主題,旨在促進中澳兩國文化旅游及茶產業交流。 十一、巴勒斯坦:巴勒斯坦21日發表聲明,指責以色列近日關閉位于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媒體和教育機構違反了《奧斯陸協議》。 十二、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20日說,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募集資金將撥給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用于沙特國內外投資項目,拉動經濟發展。 十三、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總理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20日宣布請辭,政府將解散。 十四、阿聯酋:阿聯酋航空集團公司下屬阿聯酋航空公司20日宣布與美國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達成協議,將訂購30架波音787-9夢想飛機,總價值約88億美元。 十五、克羅地亞: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20日晚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選舉黨主席,即將卸任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以93%的得票率當選。 地方要聞 一、北京:21日從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了解到,其旗下的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收購了法國科學出版社。 二、山東: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緩解膠東地區水資源短缺矛盾,山東省計劃2020年底全面完成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 三、廣西:從21日召開的2019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獲悉,當前廣西正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大融合,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延伸“文旅+”產業鏈,培育“+文旅”新業態,以產業大融合推進文化旅游大發展。 四、四川:11月20日,由民盟中央法制委員會、民盟四川省委共同主辦,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民盟法治論壇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開。本次論壇以“科技創新的法治保障”為主題。 五、吉林:21日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與俄羅斯豹之鄉國家公園日前正式簽署一項為期三年的合作行動計劃。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cx-sj.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西安校區:西安市雁塔區陽陽國際B座18樓 | 電話:029-87871887 17792273747(同微信) |
咸陽校區:咸陽市財富中心 | 電話:029-33275952 18142418653(同微信) |
延安校區:延安市東大街7天連鎖酒店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渭南校區:渭南師范校內生活區 | 電話:18064315951(同微信) |
蒲城校區:迎賓路北段(火鍋先生北鄰) | 電話:18142418653(同微信) |
富平校區:蓮湖大街中段(紅蓮酒店對面) |
電話:18142418353(同微信) |
銅川校區:銅川市宜君縣南山公園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課程推薦:
志遠教育官網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7792273747Copyright ? 陜西志遠鴻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陜ICP備1400312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