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甘肅省公務員考試報考指南
本《報考指南》是對《甘肅省2019年度考試錄用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和《甘肅省2019年度考試錄用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職位計劃簡表》(以下簡稱《職位簡表》)中有關條款的補充說明,用于指導考生全面正確的理解招考政策。為避免在報名過程中出現失誤,失去報考機會,報考人員務必在提交報名申請之前仔細閱讀《公告》、《職位簡表》及其附件和其他有關政策規定。
一、關于報考條件
(一)哪些人員可以報考?
凡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三條規定,以及《公告》中規定的報考條件和《職位簡表》中規定的職位資格條件,均可報考。
(二)哪些人員不能報考?
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現役軍人不能報考;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能報考。
此外,報考人員不能報考與招錄機關公務員有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所列情形的職位。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公務員錄用考試是職位競爭考試,報考人員通過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環節的選拔,部分人員最終將被錄用。如果報考人員與招錄機關公務員有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所列情形,一旦報考該職位且被錄用,則立即構成回避關系。
(三)2019年畢業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報考?
2019年畢業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則上不得報考。如委培或定向單位同意其報考,應當由委培或定向單位出具同意報考證明,并經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報考。
(四)“民生實事項目人員”能否報考?
根據《關于印發2015年為民辦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甘政辦發〔2015〕37號)精神,自該方案下發之日起取消以往民生實事項目人員“試用期滿后5年內不得調離工作崗位”的限制,可以正常流動。所以,只要報考人員所在單位開具同意報考的證明、縣區人社部門加注“同意報考”的意見并加蓋公章,可以報考。
(五)留學回國人員報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留學回國人員報考的,除需提供《公告》和《職位簡表》中規定的材料外,還應于資格復審時向招錄單位提供學位和教育部門學歷認證材料。學歷認證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負責。報考人員可登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cscse.edu.cn)查詢認證的有關要求和程序。
(六)對學歷有何要求?
按照《職位簡表》,具有擬報職位要求的學歷條件(在資格復審時須提供畢業證書原件)。國家承認的學歷在高等教育方面有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個層次。包括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或備案的具有舉辦學歷教育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含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機構)、成人高等學校所頒發的學歷證書;通過自學考試,由國務院自學考試委員會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學考試委員會頒發的自學考試畢業證書。
根據《甘肅省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公務員考錄報考條件辦法》(甘人社通〔2014〕480號)的有關規定,我省58個連片特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基層招錄單位駐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部分職位學歷條件可放寬到中專、高中。
(七)對專業和學位有何要求?
按照《職位簡表》,具有擬報職位要求的專業條件,對同時有學位要求的職位,還需提供學位證明。如學位證明顯示專業與學歷證明顯示專業不符,以學歷證明顯示專業為準。
報考人員在進行網上報名時,必須符合擬報職位的專業要求,如實、準確的填報本人所學專業。如報考人員所學專業名稱屬院校自主設置,尚未收錄入教育部各學歷層次專業(學科)目錄中,但確屬職位要求的專業類,或雖與職位要求的專業名稱不完全相同但確屬同一專業,請與擬報職位所在市州考錄辦或省直招錄單位聯系。在資格復審時,如報考人員所學專業不包含在職位要求的專業類中或報考人員所學專業與職位要求專業名稱不完全相同,請報考人員到畢業院校開具說明,認定所學的專業屬于職位要求的專業類,或認定所學的專業名稱雖與職位要求的專業名稱不同,但課程基本相同,屬同一專業,并附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批或備案材料復印件以及本人所學課程成績單,一并交招錄單位審核。
(八)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的畢業生是否可以報考?
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夜大、電大等)畢業生取得畢業證后,符合職位要求資格條件的,可以報考。有學位要求的職位必須提供學位證明。
從1993年起,國家開始統一印制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從2001年開始,我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的管理實行電子注冊制度,并委托全國高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學歷電子注冊,2001年以后的學歷證書可以在中心注冊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上查詢,在該網能查到的學歷即為國民教育學歷。
(九)持有軍隊院校學歷是否可以報考?
由國家統一招生的軍隊高校學歷可視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非國家統招的軍隊高校學歷,如經過教育部門認定,視為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的其他國民教育學歷。按照職位要求的學歷層次,并符合職位要求的其他各項資格條件,可以報考。
(十)什么是“基層工作經歷”?
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在縣(市、區)、鄉鎮(街道)黨政機關、行政村(城市社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省級事業單位,省直部門直屬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中央管理的企業總部和設在省級的企業,省管企業總部機關,不在此列)的工作經歷。軍隊轉業干部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退役士兵服役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視同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主創業并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的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算起;以靈活就業形式初次就業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登記靈活就業的時間算起。
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十一)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以何種身份報考?
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可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報考。如果符合職位規定的基層工作經歷年限,也可以報考要求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職位。
(十二)基層工作經歷起始時間如何界定?
1、在基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
2、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服務基層四項目人員”和“民生實事項目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層特定公益崗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初次就業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工作協議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
4、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視同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單位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以勞動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
6、自主創業并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的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算起。
7、以靈活就業形式初次就業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登記靈活就業的時間算起。
(十三)基層工作經歷截止時間如何界定?
基層工作經歷計算時間截止到2019年7月16日。
(十四)報考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年齡為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83年7月16日至2001年7月16日期間出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報考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即1978年7月16日以后出生)。其中,報考人民警察職位的為18周歲以上、30周歲以下(1988年7月16日至2001年7月16日期間出生);報考公安特警職位的為18周歲以上、25周歲以下(1993年7月16日至2001年7月16日期間出生)。
(十五)“基層服務四項目人員”如何認定?
1、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大學生村官)項目的,報考前向縣(區)委組織部提出申請,逐級上報省委組織部批準后報考;
2、參加“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項目的,要提供省級教育部門統一制作,教育部監制的“特崗教師”證書和服務“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鑒定表原件和復印件;
3、參加“三支一扶計劃”項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出具的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此證書由全國“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監制)原件和復印件;
4、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團中央統一制作的服務證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鑒定表原件和復印件。
以上材料在資格復審時均與其他材料一并交招錄單位審核。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cx-sj.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西安校區:西安市雁塔區陽陽國際B座18樓 | 電話:029-87871887 17792273747(同微信) |
咸陽校區:咸陽市財富中心 | 電話:029-33275952 18142418653(同微信) |
延安校區:延安市東大街7天連鎖酒店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渭南校區:渭南師范校內生活區 | 電話:18064315951(同微信) |
蒲城校區:迎賓路北段(火鍋先生北鄰) | 電話:18142418653(同微信) |
富平校區:蓮湖大街中段(紅蓮酒店對面) |
電話:18142418353(同微信) |
銅川校區:銅川市宜君縣南山公園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課程推薦: